走馬京華聞書聲



北京是一座歷史名城,著名的景點數不勝數,每一處景點,都承載著厚重的文化積累,單單說故宮,這裡的隻磚片瓦無不刻劃著悠久的時光.到過北京的人,沒有一個說北京不好玩的.

那麼,北京人又如何呢,北京人好不好玩?

北京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也是鼻子眼睛五官齊全智商正常的一群人,不存在好不好玩的問題,如果硬要說北京人有甚麼特色的話,那麼,北京人說話的腔調方言京片兒,還有京劇,也算是比較好玩的罷.

京片兒不是北京的原始方言,大明王朝時代,北京方言是帶著濃重安徽鳳陽口音的江淮國語,這是因為北京紫禁城皇宮的主人朱兄一門原籍鳳陽,朱老大元璋兄貪戀秦淮風華立都南京,但是雄才大略的繼任者明成祖朱棣先生愛上了北京(燕王朱棣封地北京),遂大興土木建造紫禁城皇宮,自此之後,北京作為國都的地位歷代傳承.

到了大清王朝時代,滿州人移居北京開始學講鳳陽腔江淮國語,但是滿州人的舌頭長度比漢人短了一個碼,因此讀仄聲韻母字時舌頭就向後捲,演變成為今日的京片兒方言.

再往後變會變成甚麼音,這個我們也不知道,大家只好來鬥一鬥誰長命,一百年後應該能見分曉.

好了,說完方言再來說京劇.

剛才說北京成為首都的第一位開創人是朱棣先生,當時北京演藝界流行的是朱皇帝老家的安徽劇種,比如鳳陽花鼓戲,鳳陽花鼓戲的特色大概就是花鼓和唱腔,演員一手敲花鼓一邊唱,例著名的《鳳陽歌》,歌中唱道:“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咚咚響, 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升天金鳳翔, 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得兒鈴咚 飄一飄,得兒鈴咚 飄一飄,得兒~ 飄 得兒~飄,得兒飄得兒 飄飄一得兒,飄飄飄一得飄.”.

徽劇鳳陽花鼓戲是舞台劇一絕,但是到了大清王朝時代為甚麼會退出北京舞壇呢?

這個和政治無關,事實上滿族人對於徽劇花鼓戲的痴迷程度不亞於土生土長的本土派,徽劇從北京撤退這件事情和舌頭有關.

我們先來看一看花鼓戲的段落,都是由一連串的‘得兒飄咚咚’急音組成,這一段對於吞頭的靈活度要求是超高標準的,短舌的人發不出這些韻母,只能發出依依呀呀的簡單聲韻來湊數,令到花鼓腔調的精華部分被廢了一半,所以徽劇花鼓戲退出以滿族新貴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北京舞壇,是時代的趨勢.

沒有了徽劇花鼓戲,北京的文化產業末免低沉,市場呼喚創新舞劇.

不需要呼喚太久,新的劇種即將應運而生.

徽劇的花旦刀馬旦文武生一班舞壇巨星,實在是受不了滿族人荒腔走調的客串,如果按照這種趨勢走下去,那麼徽劇的精華必定會被破壞得面目全非.於是徽劇大師們集思廣益,就用滿州人那種走調的徽腔國語,創造出走音版的徽劇來應付滿州人的市場.然後誤打誤撞,走調徽劇大受北京各族市民的歡迎,演出場場爆座,票房記錄有如雨後春筍-節節拔高.

創作人始料未及,大吃一驚.

走調徽劇不會因創作人的吃驚而受到影響,而且走出北京舞劇場,走向大江南北,乾隆年間,這個走調徽劇終於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

京劇.

京劇造就了無數紛絲,無論是王公貴族或是平民布衣,都以一睹京劇為快事.

這一晚,超級劇迷高朴高公子正沉醉在京劇精采唱腔中,來到緊要處,還瞇上眼睛搖頭晃腦哼上兩句.

劇場門口,出現兩位帶刀大內侍衛的魁梧身影.

‘高朴接旨’大內侍衛打著官腔叫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命高朴為葉爾羌參贊,立時啟程,不得延誤,欽此.’

葉爾羌城,距離北京十萬八千里,位於新疆南部,崑崙山腳下葉爾羌河畔.

葉爾羌河

高公子來頭不小,父親高恆是鑲黃旗人,現任職總管內務府大臣,內務府管理皇室事務,皇室事務對於我們來說好像也沒有甚麼關連,但是內務府有一個機構卻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而且也對中國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這個機構就是‘江寧織造府’.

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大人,就是江寧織造府的經理,內務府高恆的下屬,官位不大,卻是天下第一肥缺.

總管內務府大臣高恆的姐姐,是乾隆的貴妃.

儘管高公子有著如此顯赫家世,也必須離開繁華京都,來到窮鄉僻壤萬里之外的葉爾羌城磨練一番.

這是一個好機會,遠離中央政府花花世界下放外地當地方官,山高皇帝遠,不需每一樣事都來請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雖然獨立工作比較辛苦,這一方面高公子俱備身體素質的先天優勢,平日看慣京劇,對於武生功夫特別著迷,功夫中有一派‘太極拳’,是高公子的拿手好戲.

滿族人以武力奪取天下,對於武功有偏好是正常的事,當時的滿清貴族,猶其追捧太極拳.河南陳家溝太極拳,河北楊露禪太極拳,都是在大清王朝時代崛起的.

正是天降大任於斯文,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磨練這一關

太極拳的精要之處,就是以柔制剛,以力卸力,高公子深得太極拳三味,於是將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這種高難動作,以太極內功‘卸力’轉卸給其他人.

具體的運氣操作首先是氣沉丹田,然後發功‘私役維吾爾族百姓三千余人,到遠距葉爾羌城四百餘裏的密爾岱山采玉,然後將這些玉石運往內地販賣,獲取重金’.

上面加了引號的句子摘自大清法院案例,結果不用說,當然是‘獲罪,就地正法’.

高公子被皇上就地正法,那麼他那位當大官的爹,總管內務府大臣高恆高大人,難道眼睜睜地看著寶貝兒子送死不救嗎?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這個當爹的末免太過絕情了嘛.

不好意思,大家錯怪了高大人,因為幾乎在同時,高大人也被皇上以貪瀆罪,推出午門了.

推出午門不是吃飯赴宴,那是伏罪,若要說吃飯的話,也有.按照慣例,伏罪前都會有一餐大酒大肉.

此時此刻,很難想像犯人還有胃口來大吃大喝,不吃不喝行嗎?

吃與不吃,最後結果都是要挨一刀.

乾隆時代,挨刀的何止是高家父子,比如文字獄,大清王朝的文字獄案子堆積起來可能比崑崙山還大,比高家父子還高.

文字獄的高發期,一般都是政治氣氛敏感的時候,乾隆時代,社會政治氛圍趨於穩定,對於文字獄相對寬鬆,我們來看一本書,書名:<清代文字獄檔作>,第三輯,‘王爾揚撰李範墓誌稱皇考案乾隆四十三年四月’.

 山西一位名叫王爾揚的秀才,屢考科舉不中,像這種落第讀書人除了‘之乎者也’之外,沒有半點謀生的一技之長,屬於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書呆子.然後有一個名叫李範的富豪逝去了,李家繼承人李先生就花錢委託書呆子王爾揚寫一篇墓誌銘,王呆子收了錢興奮異常,起筆就來一句‘皇考李公諱範...”有人看到便大驚不止,說王爾揚是何膽量,敢把“皇”字寫到墓誌銘中,遂逐級上報,最後報到乾隆皇帝那裏,乾隆看後哭笑不得,因“皇考”是對亡父的尊稱,儒家經典書籍和碑文中常見。結果,乾隆將地方官臭駡一通了事。

這種鼻屎大的事都要驚動皇帝,可見大清的鼻屎皇帝命真苦,遠遠比不上前朝大明的朱家皇帝,朱皇帝可以下放權力給首輔大學士管理國家事務,然後利用上班時間寓工作於娛樂,比如出宮撩李鳳姐的正德皇帝(正德的德性比克林頓強多了,克先生直接在辦公室就地解決呢),木匠之王天啟皇帝,化學迷嘉靖皇帝等等.

好了,說回王呆子,大清王朝的文字獄無疑是歷代之最,這是落後文明征服先進文明的歷史逆流,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政治原因.但是如果將這個王朝的文字獄程度無限誇大,這也不符合事實,要知道大清王朝自公元1644年順治入關算起至公元1911年鞠躬盡瘁,歷經268年(美國立國至今239年),不算是一個短命王朝,這漫長268年的執政自有其獨到之處,最為老百姓所津津樂道的相信就是康熙五十年頒布的‘永不加賦’.

賦稅涉及稅基及稅率計算等等專業知識,這一篇不是詳細探討稅賦的文章,我們只說‘永不加賦’這一項涉及的‘人頭稅’,大明王朝以及之前的各個朝代都有征收‘人頭稅’,家裡添丁都要按丁口派稅.有納稅的自然也就有逃稅的,想逃稅的父母就生了小孩不來辦出生證,俗稱‘黑戶口’,這個問題給歷代政府帶來很多人口統計誤差.

(那麼大家一起不報添丁戶口來逃稅行不行?這個貌似精明的問題好像比較愚蠢,青蛙就不搭嘴了)

歷代人口統計的官方數字表明人口最高峰的是大明王朝,也就六千萬(明史.食貨誌),現代學者研判明代人口最高峰期保守估計為一億五千萬,差額九千萬到哪兒去了?

但是到了大清王朝,官方人口統計數據一直在四億左右,這個比較接近實際人口,反正不需要交人頭稅,家裡添丁就報戶口,搞不好官府還有奶粉尿片贈送.

另外有一派學者認為,大清王朝的人口急遽增加,是因為引入北美新品種農作物(主要是馬鈴薯,廣府人稱之為-薯仔),糧食增加了,按照‘飽暖思淫慾’公式,市民們飽餐之後無所事事,除了上床...睡覺還能幹嘛?

做人真辛苦,白天夜晚都要幹活.

糧食增長導致人口增長,這個說得通,主要是馬鈴薯曾經一度是歐洲人的主食,好像也沒有數據顯示歐洲人口因此而大量增長.

青蛙的結論是,糧食增加導致人口‘穩定’增長,而民間逃稅瞞報人口才是明代之前歷代官方統計數據嚴重失實的主要因素.

好了,剛才說到歐洲人口,歐州人口增長一直在低水位線徘徊,並不影響社會發展前進的腳步,特別是在朱老兄建立大明王朝的同時,歐洲也沒有閒著,義大利佛羅倫斯市三位媽媽誕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這三位不一般的嬰兒,這三位嬰兒長大後,敢於向宗教思想桎梏說‘不’,在文學藝術方面開啟了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帶領歐洲從中世紀宗教愚昧統治中走出來,為近代歐洲工業革命的萌生奠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號稱文藝復興前三傑.

·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號稱文藝復興後三傑.

前三傑和後三傑,都不是歐洲的良心,歐洲的良心在法國,一位名叫伏爾泰的詩人,他被廣泛傳頌的一句話是:“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上面這句話的政治意味比較重,我們不喜重口味,來一些文學的句子,這一方面伏爾泰先生也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經典語句,比如:

生命在於運動.

對於這句話,教協應該會超級點讚,殺校榜上的老師們拍爛手掌,但是家計會的取態肯定有所保留.

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運動制造生命,試想一下,家計會怎麼會受得了.

伏爾泰的誕生和家計會沒有關係,和伏爸伏媽有關係,最後,獻上伏爾泰先生的經典名言: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並思考得更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全文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纖手銀弦仙娥團

昨夜漁陽陌上桑

雨雪霏霏灞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