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流滿天下(五)


‘金園谷廿四友’

潘岳(潘安)、陸機、陸雲兄弟、左思、劉琨、石崇、

歐陽建、郭彰、杜斌、王萃、鄒捷、崔基、

劉瑰、周恢、陳昣、劉汭、繆征、摯虞、

諸葛詮、和鬱、牽秀、劉猛、劉輿、杜育.

秋來風作伴,挑燈敲鍵盤,笨笨的青蛙繼續敲.

上一篇,說到金園谷廿四友之中的超級富豪石崇,潘江陸海之中的陸海-陸抗哥哥,第三位說到潘江-帥哥潘安 .

首先,潘安是金園谷廿四友排名第一位的人物.

第二,才貌俱佳的帥哥潘安絕對是一位水果王子,當他每次駕車經過洛陽大街,早已久候的淑女熟婦就會瘋狂地把香蕉擲到潘安的名牌牛車上,傳下來一句成語‘擲果盈車’.

第三,由於香蕉太多吃不完,令到帥哥非常憂鬱,三十二花樣年華時就長出白髮,傳下來的成語是‘白髮悲秋’.

青蛙一早自稱是俱備現代知識的人,號稱‘知識男’,對於‘白髮悲秋’這種文學語言相當感冒,‘白髮悲秋’並不完全是香蕉因素,從內在原因來分析,這是‘腎臟虧虛’引起的跡象,而為甚麼會‘腎臟虧虛’呢?這個就必須從外在原因入手了,一位俊美男大帥哥,怎麼能夠逃得出娘子軍的魔掌呀,難,難,這個難度超級不好解決.

即然如此,除了過度損耗,好像也木有更加好的理由來支持早生白髮的其他因素.

有的有的,還是要來掰一掰,遺傳也會導致早生白髮的嘛.

笨哦,有誰聽說過帥哥的父母,潘老爹潘大媽也是少年白髮的呢,沒有罷.

第四,前一句說到‘花樣年華’這四字,現在一般用來形容女生,但是原始出處卻和帥哥有關.話說帥哥在擔任縣令時,非常關注城市市容,撥出專門款項來搞綠化,種花草,結果一年四季天天都有當季花開,掙來一句‘花樣美男’的雅號.

第五,帥哥就是帥哥,一見白髮之後立馬重新做人,從此絕跡燈紅酒綠的各種應酬娛樂場所,和歡場一刀兩斷宣佈絕交,然後娶了一位名媛──楊容姬,後來妻子亡故後,帥哥終身不娶,並親自操筆為妻子寫下三首<悼亡詩>,轟動一時.引出成語‘潘楊之好’來喻夫妻情深.

第六,帥哥的小名叫‘檀奴’,後來成為新進帥哥的代名詞‘檀郎’,但是這個‘檀 郎’必須由女生來叫比較親暱,男生稱呼其他男生為檀郎,這個感覺怪怪的.

第七,....說得太多,木有算了.

轉移目標,廿四友已經有石崇陸機潘安這三位書友被揪出來,第四位,左思.

左思先生給我們送來的成語叫‘洛陽紙貴’,這是因為先生用盡畢生文學功力寫了一篇‘三都賦’.三都指的是三國魏、蜀、吳的都城,當時晉武帝司馬炎剛剛統一全國,地方文學爭相以描述‘三都’的景觀來發思古悠情,推廣旅遊業,左思先生的‘三都賦’發表之後,天下文人集體噤聲不敢獻醜,連大大有名的書友陸機,讀了先生的‘三都賦’之後,立即把自己的草稿燒毀,可見左思先生‘三都賦’的巨大殺傷力.

最要命的是洛陽的出版商,一窩蜂搶印左思的‘三都賦’,搞到市場上的紙張供應奇缺,根據市場定價物以希為貴這個千古不易的定律,紙張的批發價直線上漲,零售斷貨,這都是拜左思先生的‘三都賦’所致.

從洛陽紙貴,我們再來看一看‘紙’的文明符號,‘紙’在現代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物品,在古代卻是代表著文明的象徵,世界學界確認的紙張發明,始於漢武帝時代,到了東漢蔡倫先生,改進了造紙原料及工藝,這才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造紙工業.

紙張的發明對於文化的傳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古代的史書、文學作品浩翰如海,都是紙張的功勞.

然後真的不好意思,在‘洛陽紙貴’的年代,西方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在原始部落茹毛飲血時期,英倫三島上的土著隨時為了爭奪一片老鼠肉乾,而和法蘭西高盧部落大打出手.比較先進的國家形式,則是位於意大利的羅馬帝國邦聯制度,就算是這個比較先進的羅馬帝國,他們記載文字所使用的介質,是羊皮,由於羊皮同時也是衣服的原材料,因此用羊皮來寫字,只有貴族或教會用得起,民間就想都不要想.

洛陽是世界文明史上第一個造紙坊的所在地,在‘洛陽紙貴’的同時代,被曹操統一高句麗而擄來,僑居洛陽的遼東扶餘人學到造紙技術後,回家鄉開辦作坊,供應當地使用,官方用紙的狀況我們就不說了,民間用紙,除了文學藝術方面,比如日常的田契,記帳,,,,寫不完耶,,,,,.

我們以前說過,遼東戰鬥民族扶餘人在遼東至漢城一帶建立三個小國,高句麗、百濟、新羅,漢城就是漢人聚居的城市,現代韓國不好意思提起這段歷史,將漢城改名為‘首爾’,這年事和洛陽紙貴沒有關係.

但是,造紙術確定是魏晉這一段時期從高句麗傳到日本,然後中國周邊小國,越南,西域諸國先後得到這種文明快速傳播科技.

一直到七百年後的大宋王朝,泉州港和阿拉伯的商貿交易非常興盛,中國造紙術由這條海上絲路遠征阿拉伯地區.而西方,卻要一直等到洛陽紙貴的一千年後,大明王朝時代,阿拉伯人在西班牙開了一家造紙坊,紙張才真正意義上地走入西方千家萬戶.

不能想像西方人在沒有紙張的日子裡是怎麼過的,或許,反過來問,他們為甚麼要使用紙張呢?

答案超級簡單,文明程度,還沒有達到需求紙張的水平.

青蛙寫到這裡總結反思了一下,這一篇‘魏晉風流’好像已經寫了不少,至於是多少我們懶得回頭看,俗語叫作‘開弓沒有回頭箭’,但是,但是,還要再寫多少,我們則是心裡有底的,寫完廿四友後,最後的風流人物來到東晉,王謝家族的風流往昔,那才是魏晉的精髓,即然是精髓,相信也不見得就會求其簡介,所以麼...一定要控制文稿的篇幅字數,一定,必須!

所以,廿四友們,對不住,我們最後選出劉琨和排尾的杜育,也就是說,我們從廿四友的首名人物潘帥哥說起,到最後劉琨杜育,這就是傳說中的青蛙式寫法,有頭有尾.

劉琨先生在武功上的成就,遠超過在文學上的名氣,他在廿四友末期,即將各散西東的五胡亂華時候,出任山西晉陽軍政長官,當時北方大部分地區五胡雜陳,刀光劍影,晉陽周邊城市已經落入匈奴人手中,胡騎出沒,劉琨死守晉陽十二年,屢敗屢戰,這種守衛國土堅如磐石的決心令到匈奴人也十分敬佩.

老劉為我們留下了一句充滿蕭颯之氣的原創成語:枕戈待旦.

枕著兵器睡覺,等待明天的殺戮,這就是老劉結束文學歲月,轉行到軍旅的戰爭生涯.
戰爭充滿暴力,我們還是說回文學文化算了.

廿四友最後一位壓場的隆重登台,杜育先生.

杜育的文學成就我們用一招青蛙跳,跳過去算了,反正廿四友個個博學,沒有一個是吃素的,來說一說先生和茶.

全世界都知道茶這種特產帶有濃濃的中國味道,從種植茶樹,種植地區,茶樹品種,採茶時節,甚至於採茶姑娘,制茶工序,茶具,水質,水溫,品茶程序,環境等等等等,都有一套嚴格的規定,中國茶藝的開派祖師,公認的是大唐王朝陸羽先生,先生所著的<茶經>是世界級的茶藝經典,<茶經>中,多次引用魏晉時代杜育先生對於茶藝的見解,因此如果說杜育先生是茶藝的啟蒙者,一點也不過份.

杜育先生對茶藝的啟蒙,來自殘缺的《荈賦》:

靈山惟嶽,奇產所鐘。厥生荈草,彌穀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功少休,結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責青霜。白黃若虛。調神和內,解慷除。

文中所寫靈山惟岳豐壤,受甘霖之霄降指的是生長的土壤氣候環境。
月惟初秋指的是採摘時節,
結偶同旅指的是採摘場景,
岷方清流指的是對水的選擇,
東隅陶簡酌之以匏指的是對茶具的選擇,
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指的是烹茶初成時的茶湯狀態,
調神和內,解慷除。指的是對飲茶功效的肯定.

《荈賦》是中國茶葉史上第一篇完整地記載了茶葉從種植到品飲的全過程作品,文中講從環境、種植、生長以及到採摘時節,還有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一篇短賦,道盡茶藝種種技能要領.

《荈賦》比唐朝陸羽的《茶經》要早四百多年,難怪陸羽在其《茶經》一書裏三次引用杜育見解.

好了,總算把金谷廿四友介紹完,歷史也走進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混戰時期,這時候的中原大地只有戰場沒有文壇,只有血流沒有風流,只有刀劍沒有筆,我們也要來歇一歇,擦亮鍵盤,下一篇再來敲打結局篇──王謝風流.


魏晉風流滿天下(五)待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纖手銀弦仙娥團

昨夜漁陽陌上桑

雨雪霏霏灞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