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子弟多才俊



不好意思,這一篇我們先請出一男一女兩位重量級的前輩來提詩:

《題烏江亭》.唐.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另一位是名媛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先來說小先生.

先生所處的時代,是晚唐的唐文宗時期,這個時期大家比較熟悉的名人還有缺憾愛情故事主角白居易,這兩位公認的才子亦都同時是情場中的高手.唯一不同的是先生晚節不保,臨老入花叢,先生發老姣的原因是因為遇到,從而得知舊情人湘靈誓死守候愛情而獨身,而窮困,然後失蹤的故事,深受刺激的白老頭才毅然報名加入風月場中發揮餘熱,這些我們以前都說過了.

小杜的情路則比較精彩,猶其是這位風流種子選手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場面天下皆知.

《題烏江亭》是小杜坐在空調室歎咖啡讀史的評論詩,當其時各地的軍頭,即節度使,權力勁大,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回了家還要在帳房密室中計算稅收,有了稅收這種財政收入,就可以招兵買馬來為私人謀取利益.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節度使為了這些稅銀打餐死.小杜作為朝庭官員,政治傾向當然是和皇帝唐文宗一致,致力於削減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增加中央政府的管治威信.

增強政府的管治威信必須文武相濟,文的就是文宣,俗稱‘打嘴砲’,武的當然就是舉行軍演,或是閱兵.小先生在文宣方面是沒得說的,這枝大筆一揮,天下人非得拜倒一大片.武的方面,史書沒有交代小杜是否參加過軍演或閱兵,或表演功夫之類,只是說小杜‘好言兵’.

好言兵的證據確有其事,比如上面這首《題烏江亭》的詩,從詩中來看,小杜對於軍事常識蠻有見解,他說戰爭的勝敗是兵家常事,最重要的是要有忍辱負重‘韜光養晦’的勇氣,然後‘捲土重來末可知’.

小杜的軍事素養其實已經在日常生活中體現,比如他腰纏十萬貫下揚州,那是把情場當作是戰場了.

這兩場的戰鬥區域都需要白花花的銀子.

另一位名媛李清照創作《夏日絕句》時就不是那麼舒適了.

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靖康之變’,金國佔領北宋京城,趙室皇家搬到南方的杭州臨安繼續上班.這時候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是江寧(南京)知府,北方的戰火一時燒不過來,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小日子過得平靜安寧,恩恩愛愛吟詩作對.

樂極生悲,盛極而衰不但只是宇宙運行的法則,也是人生的常態.就在李清照沉醉在幸福的生活時,時局變化的陰影開始罩來.公元1129年夏天,江寧城中的反對派置一眾市民的利益而不顧,和金國情報機關暗中勾勾搭搭陰謀發起佔領行動.

那一年夏天,平均氣溫達到37,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季,市政府不斷接到市民求救報警的訊息,這讓平日養尊處優慣了的知府趙明誠忽然之間變得超繁忙,但是這還是處於受控的狀態,有時候忙中作樂也是一種刺激的體驗嘛.

體驗是一種享受,但是如果是...考驗呢?

考驗是生死關頭的選擇,面對這種選擇只需要一種武器...

那就是勇氣.

才子趙明誠擁有很多常人都不俱備的優勢,舉凡琴棋書畫,音樂藝術這些文學素質是趙明誠的強項,很遺憾的是趙明誠缺乏的恰恰是勇氣.

反對派的佔領行動,在天氣氣溫達到45最高氣溫的那一天爆發,聞訊驚慌失措的行政長官趙明誠第一時間迅速地採取應對措施,就是:

棄職潛逃.

稍微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趙明誠並沒有獨自逃跑,百忙之中他不忘帶上妻子李清照,因此‘棄職潛逃’需加上兩字:

攜眷棄職潛逃.

沿著長江水向南逃到烏江鎮,我們休息一下,辨明方向才繼續逃.


烏江鎮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大大的名氣,西楚霸王項羽和一代美女虞姬在這裡編織了一齣名垂不朽的愛情譜曲<霸王別姬>.

霸王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現代的霸王和愛情則沒有關聯,只是和反對派有關,比如佔領行動中的街頭小霸王之類,或是帳篷內的情色小霸王.

所以我們就不提霸王了,把鏡頭聚焦在美女身上.

首先來說一說這段愛情故事的背景.

時間:公元前202年夏天(楚漢相爭最後一年)

地點:安徵省烏江村(和江蘇省一江之隔,如上圖)

人物:虞美姬,項霸羽,劉老邦,韓小信.

事件:項霸羽帶領殘餘八百江東子弟,被劉老邦手下大將韓小信率40萬大軍,死死圍堵在烏江村,然後半夜00:0000分正,韓小信以佩劍作指揮棒親自上台指揮一曲40萬人大合唱<楚歌>(這是人類音樂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偉大唱樂團),這一齣就是<四面楚歌>的首演禮,悲愴的楚歌樂調把項霸羽江東軍的最後一絲抵抗力吹得煙消灰滅,束手待擒.

結果:虞美姬和項霸羽先後引劍自刎殉情.劉老邦建立‘大漢王朝’,其影響力至今盛名不衰,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主體民族世世代代自稱‘漢族’.

說回李清照和趙明誠的逃亡之旅.

當他們逃到烏江鎮,一家之主的趙明誠當然要安灶紥營,準備食住,烏江鎮對於他來說只是路過,如此而已.

對於女人來說,這個烏江鎮是愛的聖地,項霸羽和虞美姬不求同年生,誓言同日死的故事令到愛海中浮浮沉沉的戀人超級感動.

重點是,李清照不是普通的女人,愛情是個人的私隱,國破家亡才是公眾的切膚之痛.

江寧知府趙明誠的逃亡路線,和距離此刻千年之前的西楚霸王項羽寧死不逃回江東老家躲災避難,而慷慨赴義的故事,完美地交集在這個小小的烏江鎮.

這件事讓李清照非常難堪,她在憤怒之中寫下了<夏日絕句>這首詩: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後世評論這首詩充滿陽剛的英雄主義精神,但是如果我們瞭解過李清照作詩的背景,那麼我們更加相信,其實這首詩是對丈夫趙明誠的無言遣責.

倆公婆的關係經此一事也急轉直下,趙明誠問心有愧,背負山一樣的精神壓力.當年年底,壓力爆煲超負荷的趙明誠終於在憂鬱中撒手西歸.

好了,小杜和李清照的詩都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江東.

江是長江,大家都知道長江的流經方向是從西邊的青藏高原向東一直到東部的上海吳淞口注入東海,但是這一片長長的流域中,偶爾會有小小的轉向,在江西九江,長江轉向東北方向直奔南京,如下圖:

九江
 

 

 

九江至南京這一段長江以東,就是江東地區,這是楚漢相爭時延續到大唐王朝初年的叫法,特別是三國時,孫權的吳國也叫東吳,號稱雄峙江東,江東的風頭在這段時間最為響亮.

晉王朝末年,五胡亂華,晉室南渡,衣冠南遷,北方人才和資金一窩蜂逃到南方避戰火,大部分在東晉政府所在地南京一帶落腳,其中一些族群繼續向南的閩粵桂遷徙,這就是後來聲名遠播的‘客家人’而和當地土著聯姻融合的,就被稱為‘潮汕人’‘廣府人’‘閩南人’等等.

按照這種族群劃分,‘客家人’才是純種北方漢人,呵呵,事實上,‘客家人’一直是以這一點而頗以為傲的,他們居住的地方甚至要圍起來自成一國,這種建築特徵演變成現代名勝古蹟,那就是‘圍樓’‘圍村’.

‘潮汕人’‘廣府人’也各有灑家秘笈,那就是傳承了北方漢族的古老文化.‘潮汕人’保留了晉王朝的語言,比如‘鼎’‘箸’‘呷茶’這些古老的北方漢族口語.

‘廣府人’則繼承了大唐王朝的唐詩聲韻,反正一說起唐詩,廣府人一定要來掰唐詩用的一定是廣府聲韻.

現代流行的國語,則是滿族人的鱉腳北京方言,正宗的北京方言已經失傳,就算是博學的青蛙仔也不懂,只怪當時沒有錄音設備.

無論是‘潮汕人’‘廣府人’‘閩南人’,或是東晉政府,都無力北伐收復北方故居,於是大家就埋頭發財,大力發展工商業,南方的社會經濟一飛千里,人傑地靈,往昔富饒的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富甲天下的名號逐漸被後來居上的南方煙雨樓臺,漁米之鄉所取代.到南北朝時,以長江為界的南北分裂格局正式形成,南朝安居一隅專注建設,安居樂業不再提反攻北伐,政府公文中開始出現‘江南’的叫法,‘江東’的稱謂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形勢.

然後到了隋文帝楊堅時,派楊廣統領大將楊素和韓擒虎百萬雄師過大江,平定南方割據政府.楊廣接班皇位後開通大運河,數次下江南.再往後,唐詩中的江南風景更是響徹雲霄,江南的叫法取代了江東.

那麼,這一段長江的西邊,是不是就叫作江西呢?

這一段江的西邊是湖北和安徵地境,江西位於長江南岸,這麼說,江西的省名好像是名不符實哦.

那也不能這麼說,唐玄宗時為了加強國家行政管理,設立了一個‘江南西路’省區,管轄江西全境包括和湖北/江蘇/安徵等其他周邊省份的接壞部,然後演變下來,大清王朝簡化了路/州/府/區之類的管理機構,統一以省為最大行政區,江南西路的所在地就稱為江西省,下設縣府,這是現代行政區域的雛型.

無論是江東或是江南江西,這裡的才子佳人代代輩出,隔三五天就會冒出一位傑出人物,比菜田裡的青菜長得快幾倍.

既然叫青菜,那麼,是否就是青蛙的菜,簡稱青菜?

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大灣明月度回歸

龍虎殺氣上雲霄

利可共而不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