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持書劍向濁世
這一篇,我們來聊一聊儒家的政策實踐之路。
儒家的崛起,如我們在這個系列的第一篇<名將美人百姓家>所提到的,那是漢武大帝時代的儒者董仲舒上書建議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老董的工作正是儒家的拿手好戲-教書授課。
我們在以前的博文中說過,儒家辦學的宗旨是‘有教無類’,學生多多益善,學生的來源廣泛,則教學成本相對低廉,成本低,則競爭力特別強。
從這一點來觀察,認為儒者都是食古不化的那些智慧型人物,真的要滿地找眼鏡。
孔老夫子是一位非常有商業智慧的校長,他以大學授課的專業水準,訂出的學費只是區區一束臘肉,這個創舉,人類歷史上,至今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或個人能夠打破。
老董校長董仲舒希望漢武大帝能夠按照儒家的理念來治國,這又引起我們對於另一個相關話題的求知慾,這就是,當時政府的治國策略是甚麼呢?
我們從孔老夫子那個時間說起。
孔老夫子在春秋時代創立儒家學派,儒家的中心思想是甚麼?如果有人到現在還答不出,那就真的要打屁股了,凡是地球人都應該知道,儒家的招牌是:禮義廉恥仁愛忠孝,如果諸君嫌八字太多記不住,我們就慷慨地來打一個五折,再簡單地用四個字說:克己復禮。
如果連這四個字都記不齊,那麼青蛙仔只好假裝很誠懇地建議他不要出來混,早點回家耕田算了。(真想狠狠踢一腳)
克己復禮-克制私慾(望),回復周禮。
春秋無義戰,儒家這一套在競爭激烈的時代行不通,老夫子不辭勞苦,周遊列國推銷儒家的治國策略,被諸侯國君群起杯葛,史書說,老夫子被列國到處撵趕,淒淒如喪家之犬。
治亂世用重典,春秋戰國時代,儒家那一套學說泛人問津,最吃香的是法家。
諸國變法,以秦國施行得最為徹底,商鞅事秦以身殉法,奠下大秦一統天下的豐功偉業,贏得身後千秋萬世之名。
來到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 先生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大俠,立國大漢王朝,國家剛剛從戰亂中穩定下來,極需與民休養生聚,恢復元氣,而法家的治理方式太過霸道,因此採取陳平 先生的治國策略,就是著名的‘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也被稱作:黃老之治。
黃-黃帝,老-老子李耳,這兩位老先生都是道家的創派祖師爺,道家追求的是清淨無為,順其自然。
西漢王朝立國二位功臣謀士,張良,陳平,都是道家門人。
青蛙仔再一次隆重發聲,道家是學術門派,講哲學的。道教是宗教門派,拜神的。兩者不是同一路。
無為之治表面上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說穿了其實也就是將政府的行政干預力度減少到最低程度,讓大家各盡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來創造財富。美國人將這種管理模式吹得天花亂墜,命之為‘自由經濟’,真的是井底之蛙,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經論述過這門理論,並且由劉邦 先生及其子孫拿起作為國策貫徹封行。
自由經濟體系使西漢王朝迅速富強,到了漢武大帝時,已經強得流鼻血,受不了,這就有了衛青霍去病的反擊匈奴之戰。
好了,無論是無為而治,亦或是自由經濟,發展到極盡時,弊病也開始暴露出來,這種弊病就是窮富不均。
自由經濟體制下的叢林競爭法則,留強汰弱,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我們再來一問,為甚麼放任政策會引致貧富不均?
我們暫時避開這個尖銳的題目,來說一說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這段歷程出現一位標誌性的人物,這位代表就是老毛同學,老毛同學基本上就是一位仇富的憤青,他實行的是統一管理的經濟政策,學名叫作‘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的要旨就在於一手抓緊發展經濟的權利,一切經濟運作由中央統籌,這種模式令到有能力的人們英雄無用武之地,無能力的群體則可以坐享其成。
‘計劃經濟’表面上是一種非常公平的操作,至少,沒有貧富不均的現象,一切生活用品生產資料由國家安排,包括定量米糧,規定居住點,限量衣布等等,汽車,房屋這些大宗財產則通通是國家的,私人不能擁有。
這種極端公平的體制所帶來的弊害不說也罷。
另一種極端的經濟運作模式就是自由經濟,學名叫作‘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以社會的供需關係來運作,政府只作裁判而不作干涉。這種模式令到有能力的強者盡展所能,從而積蓄大量的財富,那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怎麼辦呢?
弱勢群體由政府動用公眾資源來協助,而公眾資源並非是無窮無盡的,弱勢群體只能維持基本的需求,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就產生了。
吹噓自由經濟是普世價值的論調是屁話,這個世界沒有永恆。
變化才是真正的永恆。
西漢王朝治國策略的變化開始萌發,這就是我們文篇開頭說的漢武大帝時代老董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在文化上提倡弱者要自強,富者要履行社會責任,這對於政府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
漢武大帝時,國力超強,累積的社會問題也不少,猶其是土地兼併之風,即地產霸權大量積壓土地,弱勢群體耕者無其田,居者無其屋,失業率達到爆燈水平,無業遊民沒有錢買飯吃,沒有公屋住,不造反就真的見鬼。
當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顏色革命或佔領事件,多虧一個人,霍光先生。
霍光先生出身布衣平民,深知民間疾苦,在漢武大帝的兒子漢昭帝時代,獨攬大權,強勢推行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極大地改善社會矛盾。
社會矛盾轉嫁到霍光先生自己身上,他深度打擊豪強,自己也變成比豪強更強的超級豪強,這種地位蠻尷尬,再進一步就必須取代皇權,否則。。。。
否則就變成是必須被打倒的超級豪強。
霍光以無可置疑的忠君行動保住了一條老命得於善終,霍氏家族繼承者卻沒有這種智慧,落了一個滅族的下場。
漢宣帝收拾了霍氏家族到此為止,正如我們所說的,他本質上是一位任俠好義的皇帝,對事不對人,全盤繼承霍光的管治理念且將之發揚光大。
史書說漢宣帝時代的國力比漢武大帝還厲害,漢武大帝的名頭響亮,主要的政續不是治理,而是他敢於對強大的匈奴射出第一槍,而且戰績輝煌,這才是漢武大帝超級吸睛之重點。
漢宣帝的兒子漢元帝時代,發生王昭 君和親事件,王昭 君是待詔掖庭的基層宮女,而當時的椒房主人,也就是皇后,漢元帝的老婆大人是36歲的少婦王政 君。
王政君和王昭君,她們倆人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出身來歷卻是天壤之別。
讓我們記住王政君這個少婦,她懷著一顆對大漢王朝的忠心赤膽,一手創立了影響後世至深至遠的外戚干政制度,差一點將大漢王朝顛覆到萬劫不復之地。
精確地說,少婦型皇后王政君小姐,一手終結西漢,同時也促成原汁原味的儒家治國理念,第一次在中央政府全面推行。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樣一位恐龍級的少婦,難道不值得記住嗎?
這麼一件大事當然不能含糊其辭,我們必須得從漢成帝說起。
漢成帝是漢元帝和少女王政君的愛情結晶品,這件產品屬於富N代,正常狀況下,富N代大多是庸碌無為之輩。
平凡的漢成帝政治上沒有作為,人生卻有亮點,那是聲色犬馬的花邊八卦,八卦新聞的主角是趙飛燕 小姐。
又是美女,太多的美女,會令到人們的欣賞水平達到飽和狀態,這種事不能飽和,飽和就會沒有胃口。
所以我們就把趙飛燕小姐當作是飛燕,飛過去算了。
小姐可以飛,皇帝想飛卻不能飛,他有太多的責任。
太多的責任令到富N代漢成帝徹底崩潰,這個含著金匙子出世的皇帝需要風花雪月來平衡生命的不可承載之重。
成帝的母親,皇太后王政 君不忍國事荒廢,她要做一位偉大的女性,於是勇敢地擔負起治國的責任。
一個長期處在后宮深院的女性有甚麼治國良策?沒有。
沒有治國良策,但是有大把家人,家人是危難中的依靠,於是,王政 君的叔伯兄弟,紛紛進入國家權力管理中心。外戚政治至此成形。
遺憾的是,這不是大漢王朝第一次的外戚政治,頂多只能算是第二次外戚政治。
第一次的外戚政治發生在開國皇帝劉邦 先生的大老婆呂后時代,不同的是,呂后和劉 先生一起度過刀頭舐血的奮鬥年代,練成一雙駕馭官場的好手段,連大名鼎鼎的名將韓信都玩不過呂后。所以呂后時代的外戚官僚只能算是政治花瓶,呂后前腳剛走,外戚集團就被幹掉,煙消雲散。
外戚集團之中,崛起一顆耀眼明星,王莽王 先生。
可惜的是豪強不讀聖賢書,當然啦,讀聖賢書的不會成為豪強,豪強們在王 先生的強力反腐行動下奮起抗爭,綠林軍,赤眉軍燎起星火之原,歷史上第一次儒家立國皇帝很快就壽終正寢被儒家祖師孔夫子急召回天堂總部彙報工作去了。
這一篇也壽終正寢要休息一下,上床寢息了。
完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