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重開混濁天-2



上一節,我們說到漢景帝酒後失身,和程妃嬪的侍女唐兒亂搞,生下第六子劉發,這是第一代的劉姓長沙王。

一般情況下,親生母親都會和獲王位的兒子到封地居住,但是唐兒的地位太卑下,不能和劉發一起到長沙封地,必須留在宮中程妃繽的身邊,劉發只好孤身一人遠赴封地長沙。

長沙王劉發在封地留下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這段故事和物流業有關。

話說劉發遠在長沙工作非常掛念長安城宮中的母親,他覺得南方的絲苗米香甜軟滑,遠比北方那種粗糙的小米好吃,於是逢年過節就必定要拉上幾車絲苗米運到長安城獻給母親享用,然後再從長安城拉回幾車泥土,這些泥土不是用來種田的。

從長安城運回長沙的泥土越來越多,劉發就用這些泥土在王府的旁邊建了一座樓臺,長沙市民管這座叫‘定王臺’,每到這個時候,劉發就會出聲糾正,說這座樓臺叫作‘望母臺’。

我們來看一看清代湖南永州藍山縣立公學熊少牧校長(長沙人)寫的一首詩:

城東百尺倚崔嵬,迢遞長安載土歸。

一片夕陽春樹綠,慈鳥飛繞定王台。

熊校長主教的科目是儒學,儒學提倡孝道不遺餘力,長沙王劉發的‘望母臺’不但感動了整整一代的長沙市民,千年之後還有校長來為之賦詩。

‘望母臺’的遺址在今長沙城內定王台社區,這裡現在是著名的書城,書籍交易市場。

劉發把絲苗米和泥土運去車來,這種活動不是物流是甚麼?

孝子劉發把盡孝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不是說他又建起了一座座的‘望母臺’,事實上,‘望母臺’只有一座,而且盡孝的方式也不是只有‘望母臺’,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劉發既然把事情搞得天下皆知流名後世,又何妨繼續加油來搞至高至大的孝道呢,這種孝道就是努力造人,繁衍子孫。

現代人可能認為那是蝗蟲行為,但是我們不能以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古代,古時醫學衛生有夠糟糕的,要想養大一名小朋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況且中國以農立國,人力資源是蠻重要的國策。

國策之下,長沙王劉發搞出了很多的子孫,假如那時候有照相機,我們一定可以見到一張四代同堂的熱鬧相片,勁孝道,超墟冚!

噢,弊傢伙,這張相片看不到長沙王劉發的第五代,第五代也有好幾位兄弟,其中一位小弟名叫劉欽。

劉欽兄弟沒能當上長沙王,太太祖爺劉發傳下來勁多子孫,只有每一代的長子嫡系才能繼承長沙王位,其他的小弟只能靠邊站,自找生路。

皇室人員的生路比平民百姓寬廣,第五代小弟劉欽在河南項城找到一個好差事,行政長官(南頓縣令,今項城)。

南頓縣行政長官劉欽誓估不到,二千年後,從這裡走出一位驚天動地的大人物,項城袁世凱。

青蛙仔和袁世凱不是很熟,不過我們會比較喜歡袁大頭,昨天青蛙仔到沙田新城市廣場逛街,在近禾輋邨的天橋底下見到地攤有袁大頭,五十元一個。青蛙仔拿了一個袁大頭,在大頭的邊沿吹了一口氣,然後放到耳邊,水靜鵝飛,一丁點聲響都沒有,我們掉頭就離開。

正貨必須要有餘音裊裊,這是從書上看回來的,估計那個老闆在背後氣得流口水。

老闆的心情和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聯,同理,項城袁世凱也和二千年前的故鄉行政長官劉欽沒有關係。

事實上,項城行政長官劉欽一點也不在乎後世的名人,因為他本身就是王的製造者。

劉欽一共生了三子三女(媽呀,這一系族人勁多子孫):

長子-劉縯

次子-劉仲

小子-劉秀

女兒

大女-劉黃

二女-劉元

小妹-劉伯姬

劉氏第一代長沙王劉發的第六代孫,劉秀小子鄭重登上歷史大舞台。

以後我們就不能再叫他劉秀小子了,這是很不禮貌的。

以後,劉秀即將成為大漢王朝一代中興明主,延續大漢王朝的開創者,他即將要走上人生路上最艱難困苦的一段,承受家族悲歡離合的磨難,經歷血與火的錘鍊,面對種種生命的抉擇考驗,等待他的是一條披荊斬棘的坎坷之路。

這一篇就差不多了。

待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大灣明月度回歸

龍虎殺氣上雲霄

昨夜漁陽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