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飛鷹涼山情



這一篇,我們由最尖端的高科技入手.

衛星發射.

中國有四大衛星發射基地,老大是北方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鮮出爐的是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從這個基地南移的事情上面來看,就可以知道中國國防實力的消長趨勢.

北方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籌建於1958年代,那時候中共剛剛建立新政權,韓戰後世界冷戰格局形成,中國和西方先進國家分道揚鑣,臺灣海峽一方的國軍憑著海空優勢,頻頻發起反攻大陸戰役,沿海地區的安全形勢超緊張,所以中國只能在北方內陸建造衛星發射基地.

那為甚麼不選在中部建造衛星發射基地呢.

中國的中部,俱備戰略價值的就是四川,當初抗戰時,國民政府就是憑籍四川的有利地緣優勢和日本侵華皇軍玩了八年,把皇軍玩殘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皇軍上不了天,就更加不要說打進四川,哭也沒有用.

以當時五十年代中國的國力水平,不可能在四川這個險峻的地方搞大型建設.

搞衛星發射基地的要求比較苛刻,我們撇開地球經緯度和公轉軌道的切入角度這種高專業的課題不說,單單說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一定要考慮到對於周圍環境的風險評估,也就是說萬一發生意外時的緊急處理方案,根據這一限制,那麼衛星發射基地就不會選在人煙稠密的地點來進行,中國沿海或平原地區又容易受到外部攻擊,在山高水遠的地方建造衛星發射基地則力不從心.

北方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鄰近前蘇聯,在那個中蘇友好年間比較安全,而且地廣人稀,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衛星發射基地.

然後上世紀60年代中蘇反臉,北方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不安全了,發射火箭裝上核彈就是一種大規模殺傷力武器,蘇聯人基於安全理由,一直放出風聲要摧毀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不過這時候,中國的交通網路已經從戰爭時期的一片廢墟中恢復過來,初具規模,大家急急忙忙在中國的戰略安全地區四川省又建了一個衛星發射基地,這個就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再經過幾十年埋頭苦練,現在中國的國家實力,基本上不需要擔心受到外部毀滅性攻擊,在海南建造衛星發射基地,完全是一種自信滿滿的體現.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四川西南部涼山地區,為了表演一下戰略家的氣派,我們鋪上一張地圖來指點一下:


涼山地區的全稱是‘涼山彝族自治州’,顧名思義,這裡的居民以彝族人為主,至於‘為主’這兩字是甚麼概念呢?那我們就搬出一些數據罷.

涼山轄地面積,6萬平方公里,也說是60個香港大小.

涼山永久居民,人口485萬.

事實上這485萬人口只有在春節假期間才會出現,為甚麼?這個和外勞有關.

按照人口統計學的原則,我們大致估算一下人口結構,1/3老人,1/3求學人口,剩下1/3160萬勞動人口,勞動人口之中至少有1/350萬是到外地打工的流動大軍.

因此,涼山常住人口約435萬左右,這裡有一個現代詞彙,叫作‘留守大軍’,也就是青壯年都跑到外地經濟發達的地區去尋找‘中國夢’,不能到外地打工的老人和小孩,留守在老家發一發‘思親夢’.

涼山外勞指的是涼山人到外地打工,而不是外地人來涼山打工.雖說涼山有一個高科技衛星發射中心,但是邊遠的鄉村還是比例落後.

青蛙仔就認識好幾位在深圳灣中華民俗村表演的涼山籍少數民族演員.

我們經常感到大都市的壓抑,香港一千平方公里擠滿了680萬人口,涼山地區六萬平方公里,即六十個香港的面積,才住了不到五百萬人,這種人均面積佔有率真的令大都市人羨慕得流口水.

想像中,涼山人都可以居住在鄉村花園式大別墅.


2003年前涼山鄉村的土屋如上圖,那是經濟落後的產物,隨著經濟能力的提升,現在這種充滿懷舊風味的土屋應該是與世隔絕了.


看完不好意思的一面,我們調整一下情緒,再來看一幅美景:


這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瀘山,被譽為川南勝境”"蓬萊遺勝",以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稱雄川西.古書上稱為‘蛙巂山’,它從邛海邊拔地而起,海拔2238 ,據說遠遠望去,很像一隻昂首朝天的青蛙.

這個別稱冒犯了青蛙仔的名頭,我們仔細端詳了半天,實在是看不出瀘山形狀有哪一點像青蛙,老實說,感覺像‘雙峰半插雲’.

令到旅遊達人興奮的不只是雙峰,應該是瀘沽湖女兒國,涼山摩梭人盛行走婚,這種古老習俗和最新衛星發射都是在同一城市,相映成趣.

瀘沽湖女兒國

大家也不要老是著眼於瀘沽湖女兒國,其實瀘沽湖也是一個蠻美麗的勝地,還有彝族最大的亮點‘火把節’‘彝曆節’,這些特色都令人流連忘返.

彝曆節

旅遊達人看不到的一面,是涼山的歷史演變.涼山所在的川西,東是貴州,南挨雲南,西去西藏,這些地區都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歷史上,這裡的社會制度和中原地區有些差別,精練出二個詞彙來表述這種狀況,那就是‘土司’和‘改土歸流’.

這二個詞彙都和‘土’有關,我們就來土話土說.

首先是‘土司’.

土司是當地族長,或頭人,由中央政府委任,作為當地行政長官,中央不干涉當地政府運作,當地少數民族社會制度保持二千年不變,同時為了彰顯主權,中央政府在當地派有駐軍.

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是和中原不一樣的社會制度-奴隸制度,土司基本上是終身世襲制.

那麼說到這裡要問一句,這個和‘一國兩制’有甚麼區別?

聰明的你,猜............猜對了,這個就是一國兩制的原創版,版權屬於秦始皇,歷代中央王朝對於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都是這一套‘一國兩制’,大唐王朝完善了這一管理體系,叫作‘羈縻制度

字意解說,‘羈’字有一隻馬,把馬用繩絡住,謂之羈,把牛牽住,謂之縻.

元王朝把這玩意兒叫作‘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聽起來好像是蠻自主的樣子.

講錢傷感情.

廣府人這一句話精辟地道出了利益的本質,這一句不僅僅是在個體之間發生,也可以有效地放諸於民族之間的矛盾.爭奪風水寶地,土司之間個人恩怨,上繳中央稅收,外部勢力的惡意介入,這些牽扯到各式各樣的利益矛盾,累積到一定時間後,最終是會暴發動亂.

動亂的相關各方沒有贏家,唯一的受益方是隔岸觀火的旁觀者,這個藏鏡人超級快樂,至少,免費觀摩了一場場精彩的表演,至於暗底裡遞刀煽火這些上不了枱面的骯髒勾當,必定有外界政府發言人出面,義正詞嚴地澄清保持中立.

因此,歷史走到大清王朝雍正年間,中央政府長痛不如短痛,乾脆‘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的意思就是,改革廢除土司制度,歸為統一的官員制度,鐵打營盤流水官,官員如流水,經常流動,保持新鮮活力,朝氣蓬勃.

‘改土歸流’引發無數次戰役,一直打到民國,國民政府領導中國軍民抗戰勝利,‘改土歸流’始終搞不定,這個要繼續走到一代風流人物的老毛時代,三反五反右反左反,天反地反也就不知不覺中把土司制度反掉了,反正中共執政之後,落後的奴隸土司制度擋不住浩浩蕩蕩歷史潮流,在一個嶄新的大時代中徹底地消亡.

國民政府遷臺,也搞了一把改土歸流,奠下了社會穩定經濟騰飛的基礎,此是後話不談.

我們從涼山跳到臺灣,這一跳應該打破健力士紀錄,青蛙仔要去領獎,上媒體出一出風頭,咱們電視屏前見,不見不散.

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大灣明月度回歸

龍虎殺氣上雲霄

利可共而不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