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倭英雄傳(下篇)


台州位於浙江省沿海中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北約500里是浙江省會杭州.春秋時代,這裡屬越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成語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掌故.查越王勾踐應該沒有來台州遊玩,其實這有甚麼關係,單道南宋時期,這裡就冒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活佛.

酒肉活佛

比較奇怪的是這個活佛他不以宏揚佛法著稱,平常也不念佛經,而且不像一般的修行者一樣戒葷茹素,反正鄉親們一天到晚經常都看見這個活佛在大吃大喝,你道都是吃喝一些甚麼?天,這個活佛吃的是狗肉,狗肉耶,喝的是自釀土酒,縱然是這麼樣一位酒肉活佛,鄉親們,包括官府上上下下的官老爺小爺,對這位活佛卻是非常崇拜,為甚麼呢?無他,活佛每次酒飽肉足之後,就會拍著大肚皮唱出一句流芳百世的名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噢,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一位活佛是何許人也了吧,不錯,他就是濟公.

活佛濟公的神奇事跡遠近傳名,我們無緣得見,只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台州土產.

台州的地理位置和香港一樣都是海濱城市,陸地面積9400平方公里,(我們在‘指點江山有天堂’這一篇說過,香港陸地面積1100平方公里),淺海面積8萬平方公里(香港:1600平方公里),海域散佈著比香港長洲面積大一倍以上的島嶼有963個(長洲面積2.5平方公里).

浙江省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台州的北部好鄰居是寧波市,寧波對開海域是由一串大大小小海島組成的舟山群島,現昇級為市,大明王朝嘉靖年間的倭寇,要從這裡說起.

不過,說到這裡我們卻有些不好意思,因為這些倭寇的大頭目竟然是大明王朝的國民,安徽人王直.這個王直橫行四海名氣大盛時期,也怕官府抄老家禍及鄉中父老,因此改名汪直.

海盜汪直是一個傳奇中的傳奇,應該這麼說,這個家伙一生的所作所為,是一部個人奮鬥史加上時勢造英雄的混合版,他的死因,和現代電視劇本差不多,大概也就是死於官場滅口之類.我們必須要提到他的死,因為只有他的死,才引來這個時期的倭寇之禍.

汪直簡介:

汪直幼年家貧,年青時,隨著鄉人來到廣東沿海做走私生意,把國產的陶瓷用品,布匹等一些手工制品走私到東南亞諸地.這一段經歷對於汪直來說是很重要的歷練,他在這裡學會了走私技術的全套本領,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期間,他接觸到日本來的走私同行,拓寬了他的人脈關係.

後來那個鄉人走私頭目被官府抓住砍頭,汪直只好拉起隊伍單幹.這時節的汪直已經不是當初兩腳泥巴的鄉下佬了,他從日本籍的手下口中得知日本國內七國大兜亂,立馬敏銳地感到這是一個大發財的好機會,於是傾盡積蓄向在廣東做生意的葡萄牙人大量購進佛郎機火槍,然後運到日本高價出售.

佛郎機火銃

多眼火銃

這種生意,活脫脫就是一副軍火商的派頭.

唉,寫到這裡,我們都有點懷疑是不是有汪直的後人偷渡到美國去了.

影響到汪直命運,甚至於是引發後來剿倭戰爭的火頭,就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股海盜,他們經常搶劫汪直的船隊.大家想一下,這汪直是幹嘛的,運軍火的船被手持大刀鋤頭的海盜搶劫,這種事很丟人,汪直自然而然必須得成立護船保安隊.

汪直的護船保安不是說玩的,這一支保安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槍,等閒的政府正規軍都不一定夠資格夠玩,更加甭說那些烏合之眾的海盜.

我們可以看到,直至這一刻為止,汪直只不過是被時勢一步一步地迫著走,他甚至沒有很好地策劃過自己的人生道路.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位於廣東的老辦公地點已經無法適應做大生意的需求,那時候沒有電報電話這些玩意,日本客戶下訂單還要親自跑到廣東來,更重要的是大明王朝正在圍堵日本,官府見到日本人,那是有一個抓一個,有兩個就抓一雙,誓要把日本往死裡整.這種國家政治層面的事我們可以暫時不理,但是汪直的生意怎麼辦?

汪直的辦法很簡單,直接把總部搬遷到舟山群島雙嶼港.這個地方和日本國隔海相望,日本人要找汪直下訂單,游水過來就可以了.但是他算錯了一步棋,浙江是東南精華薈粹之地,天下糧倉人間天堂,和廣東那種邊遠省區大不一樣,朝庭在這裡駐紮有重兵,汪直的新辦公大樓剛剛裝修好,官府大兵隨即蒞臨恭賀開張,一把大火把汪直趕下海.

雙嶼港大戰

我們現在已經找不到雙嶼港這個地方,官兵把雙嶼港徹底堵塞毀掉.

正所謂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官府不歡迎汪直,日本人卻及時送來溫暖,九州幾個諸侯暗中商量,大家出錢把汪直恭迎到千戶島上安家落戶,從此汪直才有了一個固定的安身之所,正式亮出旗號,大做其獨家軍火生意,閒時也做做海盜,實行多種業務發展.

汪直公司生意極盛時,擁有20萬中日僱員,一萬多人的火槍隊伍,自稱‘徽王’,意即來自中國安徽的大王之意,在九州島上稱雄一方,日本各地城主見到汪直都要矮一截,必恭必敬地叫一聲大爺.

憑著財雄勢大,汪直開始向大明官府下手,但他不是用槍來說話,而是比槍威力更大的武器,這種大殺傷力武器就是‘銀兩’.

明代銀兩

銀兩之所至,浙江一帶的官老爺們見錢眼開,無不乖乖俯首稱臣,汪直黑白兩道左右逢源,走私事業一帆風順,發展到顛峰狀態..

世界上的事,一物降一物,汪直的剋星,同是徽州人的一代名臣浙江巡撫胡宗憲終於亮麗登場.

說起胡宗憲,不能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當時權傾天下的內閣大學士首輔(位同丞相)嚴嵩,嚴嵩的名聲不怎麼樣,才幹也不怎麼樣,史書說他靠曲意奉迎嘉靖皇帝上位,名列‘明史-奸臣傳’,史學家顯然故意漏報了一件重大的事,這件大事就是剿倭.

剿倭是在嚴嵩當政期內開始的,一眾剿倭名臣名將,若戚繼光等人,從職屬上來說,都是嚴嵩的下屬官員,照說奸臣和剿倭英雄這一班忠勇之士的關係應該是水火不相容的,接照水火不相容這個公式,嚴嵩應該大力打壓戚繼光這些人,事實上,打壓政敵這種事嚴嵩沒少幹過,一代諫臣楊繼盛就是被嚴嵩冤殺的.

楊繼盛號稱大明第一諫臣,他彈劾官員的文章才情並茂,非常吃香,除此之外好像沒有甚麼政績.他流傳後世最為著名的文章就是《請罷馬市疏》,這是一篇聲討對外貿易政策的曠世絕文,起文第一句劈頭就開罵:互市者,和親別名也青蛙仔一看隨手把這篇文章扔到廢紙簍,老楊把貿易/和親這兩件風馬牛不相關的事都掰到一起,我們真的超鬱悶.但是這種聲淚俱下激憤昂揚的檄文最容易挑動社會大眾的情緒,楊繼盛羸得了一片喝采,最終把主張對外貿易的大臣仇鸞氣死了.

嚴嵩本來就很鄙視貪生怕死的仇鸞,於是就提拔楊繼盛當上四大肥缺之一的武選司(國防部銓敘科),問題是楊繼盛的攻擊力勢如長虹,又彈劾上司嚴嵩十宗罪,不過這一次踢到硬鐵板,因為彈劾文說如果皇帝不相信的話可以問皇子(二王),引起嘉靖極大猜忌,心想這家伙升官不到兩天就攀上皇室,就下令錦衣衛好好招呼一下楊繼盛

錦衣衛大牢的酷刑令人毛骨悚然,據說楊繼盛用破碗碎片把身上被打得腐爛的壞死組織一塊塊割下來,眉頭不皺一下,果然是硬漢子.想當初關公刮骨療傷乃小說家言耳,楊繼盛刮肉卻是正史上明明白白記載的.

後來嚴嵩在秋決人犯名單中塞入楊繼盛給皇帝批核,這是嚴嵩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污點,嚴大首輔憑此事榮登奸臣風雲榜.

楊繼盛曾經拜徐階為師,徐階號稱大明第一忍辱負重(也是老奸巨滑)之臣,嚴嵩倒台後輪到徐階當首輔,再後來大名鼎鼎的一代名臣張居正,也出自徐階門下.

近代有人評論楊繼盛為愛國賊,這名號非常貼近時事,甚有討論價值,我們下一篇就來開一篇楊繼盛外傳好了.

很奇怪的是,嚴嵩不但沒有打壓一眾剿倭英雄,而且大力支持剿倭的各項計劃,威名顯赫的戚家軍,基本上也是在嚴嵩的加持下而建立起來.最淺而易見的證據是,如果中央沒有拔出這筆軍費開支,那麼戚家軍只好去喝西北風.

戚家軍

戚家軍是胡宗憲根據嚴嵩的指示而訓令戚繼光組建的,嚴嵩深知剿倭的關鍵在於官兵無能,上書皇帝‘皆本之銓曹及督撫諸司懷欺不忠,號令不一,寡謀失律之所致’,要建立一支號令專一的隊伍,原有的官兵是沒有指望的.戚家軍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大明王朝正規軍序列中屢建功勳,社會上的共識是‘沒有胡宗憲,就沒有戚家軍’,而胡宗憲的直屬上司就是嚴嵩,而且倆人的關係超密切.

有人說胡宗憲的直屬上司應該是吏部尚書,這話本來也沒有錯,但是我們剛剛講甚麼來的?嚴嵩是公認的奸臣,即然是奸臣,我們就不能以正常的角度來觀察,難道吏部敢於抗議奸臣上司越級麼.

後來嚴嵩倒台,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這些有功於國家社稷的剿倭英雄都相繼被嚴嵩的政敵清算,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概念,奸臣嚴嵩的敵人大概就是忠臣良臣,道德的楷模,但是偏偏這些楷模卻是打壓剿倭英雄的兇手,他媽的,政治的確是蠻骯髒的.

再往後的萬歷十年,張居正病逝即被清算抄家,他一手提拔的遼東名將李成樑也跟著倒楣,遼東匪事一發不可收拾,朝庭無奈之下又請李成樑出山,不過這時的李成樑目睹恩師張居正的下場,心灰意冷再無作為,甚至把關外駐軍撤回,努爾哈赤兵不刃血佔據關外大片土地,這就是傳說中李成樑暗助後金的故事。

我們在上篇開頭說過,台州有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感慨,說了半天,英雄氣短還是和政治沾上了邊.

我們說回汪直這個海盜之王,胡宗憲上台後,設計把汪直騙到杭州軟禁,官場中平日和汪直互通款曲收受賄賂的官員們慌了手腳,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汪直宰了,來一個死無對證.這一下有如捅了馬蜂窩,海盜走私集團失去了汪直這個老大的約束,四作鳥散各自在日本本地招兵買馬,然後聯手到中國沿海一帶亂搶,這些人之中有手持大明王朝護照的人,也有日本遊民浪人,是名符其實的走私客倭寇中日聯軍.

歷史沿著邏輯的軌道向前發展,再下來,亂世出英雄,就是我們上一篇說過的,走私客倭寇聯軍在浙江被戚家軍打怕了,轉而向福建尋求發展,戚家軍追蹤而至,反正一直打到廣東,基本上把倭寇徹頭徹尾地打趴,至於走私客比較難搞,據說他們改頭換面自稱水客,由武裝船運變成推車仔,承接中港各關口的奶粉尿片的進出口工作.

水客

走私活動各個國家都有,經濟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走私活動是稅收的副產品,也就是說區別在於,以國家的名義從交易貨品之中收取行政費用,那叫稅收.而以個人名義走私從交易貨品之中賺取水腳,那叫水客.

理論上,高稅收的地區,水客走私也就越猖獗,這是已經經過科學論證過的,因為這種狀況下通過走私獲取的利潤越高.大明王朝的海禁政策把走私客趕絕,遭遇到強烈的反彈就是倭寇直接打上門,這一次有賴戚繼光等一眾剿倭英雄保住了大明王朝一方平安,這是發生在嘉靖年間公元1540年的事.三百年後的1840年大清王朝末年就沒有那麼幸運,閉關鎖國的國策被洋人打上門,第一次鴉片戰爭割讓香港給大不列顛國,這些事,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呢?

海禁才是剿倭的本質.

無話可說,有請梁啟超老先生為我們賦詩一首,掌聲響起:

《太平洋遇雨》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卻餘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遊。

謝謝梁先生!

剿倭英雄傳(下篇) 全完.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大灣明月度回歸

龍虎殺氣上雲霄

利可共而不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