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11月, 2024 起發佈的文章

心猿意馬女兒情

圖片
心猿意馬女兒情 話說近期(十一月份)西太平洋海面罕見地同時形成四個強烈熱帶氣旋,被上一篇古箏樂曲<戰颱風>進行了有力反制.在堅若磐石的古箏音樂實力面前,四個強烈熱帶氣旋終於低下了傲昂的風頭,無奈地取消了組團到香港自由行的計劃. 消息傳出,颱風原定途經地區的人們有如放下一塊心頭大石,社會生活次序秒回正常. 這一篇想說的小故事,其實是西游記女兒國,那麼,扯到颱風那麼遠是幾個意思呢? 這個邏輯路線大概是這樣的,颱風這鳥玩意兒,在日本是受到崇拜的,號稱 「神風」, 「神風」的起源,據傳說是古代蒙元帝國的開國者忽必烈派遣大軍東征,計劃收編日本. 其實甭管收不收編,歷史長河中的日本一直是以小弟自居,小國島民再怎麼蹦躂也上不了天是不是.真不知忽必烈是怎麼想的,唯一能肯定的是,忽必烈先生的歷史課是練馬師教的. 眼瞅著蒙元大軍浩浩蕩蕩的無敵艦隊殺向日本島國本土,日本民眾都在瑟瑟發抖,瞧這陣仗不像是來收小弟,恐怕是來滅國的吧. 上天保佑,突然海面刮起強颱風,蒙元帝國東征的腳步戛然而止. 神風啊. 因為這段緣故,再怎麼著也得恭請日本友人來獻藝,二胡獨奏: 女兒情 . 「女兒情」是古典名著 「西游記」其中一章有關女兒國的影視劇插曲, 「西游記」說的是大唐王朝三藏法師到西方天竺取佛經的故事.那麼,這事又和日本有相當密切的關聯了. 眾所周知的是日本對於大唐王朝有著一份深厚的情意結,世界史上有名氣的日本 「遣唐使」就是這種情意結的有力體現.主要是大唐王朝的關注焦點在於廣褒蒼茫的大西域,大唐社會精英對於西域的大漠金戈鐵馬 、 長河落日有執著的迷戀,對於東瀛日本好像正眼也不帶瞟一下,現代網絡語言稱這種狀況為: 無視. 感覺那時候的日本蠻心碎,用 「遣唐使」來涮一湔存在感也是蠻不錯的選擇. 關鍵是日本遣唐使來到長安,看到滿大街別有風情的胡姬,估計只能加深自卑感.這種自卑感不是說日本藝伎短小精悍八字腿對陣胡姬修長的大玉腿,而是大陸社會宏偉的生態空間,造就了人傑地靈的文化氛圍,書寫天下一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篇章. 所以呢,西游記女兒國的故事遠遠不止於情感糾紛,生衍配種這些字面上的意思,那麼究竟有啥意思,就讓碼字搬磚的再去翻書修煉一番,下篇再說吧. 待續.

擘挑密搖戰颱風

圖片
擘挑密搖戰颱風 這主題名蠻玄,挑明了說,擘挑密搖是彈奏古箏的一些手法,<戰颱風>則是一曲古箏音樂. 之所以有這一篇,起因是香港天文台捕捉到太平洋有四颱共舞的罕見氣象,四個颱風秣馬厲兵正準備到香港旅遊,這一自由行姐妹團的成員芳名分別是:銀杏 、 桃芝 、 天兔 、 萬宜. 社會上超級緊張颱風姐妹自由行,膽小如蛙的井主更是如臨大敵,趕緊地找來一曲古箏音樂<戰颱風>,壓一壓驚. <戰颱風>是古箏名家王昌元老師原創的樂曲作品,創作靈感當然是來源於某次颱風.具體的過程頗為浪漫,據說是王昌元老師在二十芳齡少女時代青蔥歲月時,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二年級,周末到上海港貨運港口實習工作. 某次適遇超級颱風來襲,王昌元目睹港口全體員工冒著惡劣天氣堅守工作崗位的情形,音樂靈感大爆發,連夜譜寫出古箏音樂名曲<戰颱風>. 名曲歸名曲,關鍵是<戰颱風>的問世,徹底地顛覆了數千年以來傳統的古箏彈奏技法,<戰颱風>四大創新的古箏彈奏新技術: 1 .掃搖四點 2 .密搖 3 .扣搖 4 .刮奏 四大創新技法極大地豐富了古箏音樂的藝術表現張力,結束了古箏傳統輕彈慢奏的時代. 古箏傳統輕彈慢奏的技法,曾經差一點搞出人命,這是有史為證的: 話說三國演義時期,當世第一勇將呂布先生招架不住文官的計謀,真的搞不贏.只好選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帶著幾個心腹將士逃奔大土冒袁紹先生. 袁紹是大土冒沒錯,但是袁紹手底下的謀士武將們不是吃素的,對於突然加入的外人極盡明嘲暗諷翻白眼,反正都沒有好臉色看的,這一下呂布又呆不下去想跑了. 袁紹察覺到呂布又想著草鞋,就派了一隊士兵來送行,暗中訓令士兵乘機下手把呂布幹掉.當晚士兵圍堵房間準備動手時,突從房中傳出一陣美妙的古箏樂曲,這古箏慢條斯理彈了半天,天都快亮的時候才彈完,然後箏聲剛剛停,士兵們一湧而入,呂布已經大早脫身逃到南洋歎肉骨茶了. 這個故事的疑點是,呂布房中的古箏是哪來的? 自秦漢以降,箏橫為樂,立地成兵. 完.